根據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關于轉發中國勘察設計協會<關于評選2019年度工程勘察、建筑設計行業和市政公用工程優秀勘察設計獎的通知>的通知》(教發司[2019]137號)要求,中國勘察設計協會高等院??辈煸O計分會于7月8日至11日在上海組織了評選。獲獎項目共341項,其中優秀建筑工程設計109項、規劃設計47項、園林景觀設計24項、住宅與住宅小區設計8項、傳統建筑設計15項、建筑結構設計17項、建筑電氣設計18項、建筑智能化設計10項、水系統工程設計14項、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設計18項、工程勘察(巖土工程)設計12項、市政公用工程設計47項、綠色建筑設計2項。我院榮膺其中42項2019年度度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獎,其中一等獎12項、二等獎8項、三等獎22項。(請點擊查看獲獎詳情)
所獲獎項:優秀住宅與住宅小區設計一等獎 設計單位: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: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用地面積:20,939㎡ 建筑面積:22,249㎡ 設計時間:2017 竣工時間:2018 設計人員:莊惟敏、章宇賁、張維、王禹、張紅、黃文龍、李青翔、劉培祥、徐青、賈昭凱、崔曉剛、張嘯乾、楊海瀟、于航、王越
由于雄安新區總體規劃和核心區城市設計尚在編制中,項目設計面臨如下挑戰:
1、如何使居住建筑融入城市。一般意義的居住區通常自我封閉,該項目應著力融入園區環境,巧妙處理開放和私密的關系。
2、如何回應特有的場地環境。雄安新區地勢低洼,規劃道路均高于地形2-4米,形成“盆狀”場地,如采取常規建設方案會造成土方量巨大。
3、如何滿足快速建造的訴求。面對緊迫的使用需求,業主要求該項目自規劃設計6個月內投入使用,這意味著設計要盡可能采用裝配式快裝技術。
針對以上三個難點,工程設計采取了如下的策略:
1、土地混合利用,服務設施向市民開放,充分體現“共享”的理念,圍合用地邊界打破“板樓”形象,結合下沉庭院形成公園景觀,使住區規劃結構從水平向垂直發展。
2、建筑底層架空,在保證理想容積率的基礎上“觸地率”減少49%,改填方為挖方,為園區節省了大量土方量,整個市民服務中心區域實現完全土方平衡,為雄安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。綜合采取多種海綿城市技術,增加近8000立方米滯蓄容積,園區在18年7月17日經歷50毫米暴雨后,實現地面無積水。
3、公寓采用3.6米模數和集成衛浴,外裝修和內裝修板材和門窗均采用標準構件,外墻采用夾心保溫鋁板,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市場供應的情況,使部品工廠化率高達90%,大大節約了工期。
通過以上技術措施,使項目很好地滿足了功能需求、保障了工程質量并適應了環境特征,從而成為雄安啟動區建設的一個標桿,在社會、經濟、環境三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效益:
1、作為“千年大計第一筆”的雄安市民服務中心,從創造“雄安質量”、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的角度具有重要意義,該項目作為其中的居住模塊,將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促進職住平衡、建立新型住房保障體系作為主要目標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。
2、該項目因采用全裝配化建造和全過程BIM設計,在冬施的情況下,工期僅用4個月,為雄安建設者及時提供了432間環保、舒適、配套完善的公寓,所有套型均達到自然采光標準,組團綠視率達到25%,室內空氣質量對標國際最高的芬蘭S1級標準,居室提供新風并經三道工序深度過濾PM2.5,采用環境智能監控,健康可視化。建設單位靜態節約租賃費用約1200萬元每年。
3、園區集中冷熱源采用地源熱泵,下凹綠地面積達1.8萬平方米,非傳統水源應用比例達52%,并配建電動汽車快充停車場、無人駕駛專用車道和智慧騎行道,快遞物流采用機器人配送,大幅降低運行成本并減少碳排放。
文章來源:THAD清華建筑設計院
上級單位:清華控股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控股集團
協作單位:清華同衡規劃院 清華建筑設計院 清尚集團 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 華清安地 清城?,F數字科技研究院 清控人居光電研究院
2018-2018 清控文創(北京)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備18030971號-1